我用个性开路——吴纯强
发布时间:2022-06-05作者:posui23
浏览次数:2507

个性是画的灵魂。
古今中外精美的东西我都要吸收,但我在作画时,既不想古人也不想现代人,我只想表现自己的感悟,把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变成画。
画无定“法”,只要效果好,方法并不重要。画家的艺术语言是在对客体的不断深入感悟后,在把感悟变成画作的过程中又不断实践而形成的。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对人的视觉和心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色彩了。色彩可以使人产生许多联想,可以让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产生相关的共鸣,而产生不同的思想情感。
大自然的色彩在光的作用下是千变万化的,按照主观的意向去表现它们,给画家运用色彩增加了想象力,不刻意去表现光,而是着力表现画家的情感,把理性情绪化是完全可以的。
对景物的感知越深刻,就越能获得景物内在的“神”。景物即客体,通过客体对画家的影响和画家主观的理解,而达到“物我相容”的主客观的统一。这种与自然的直接对话、直接碰撞,很容易获得灵感,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艺术道路原本就不是平坦的,需要不断去摸索才能使自己的艺术轨迹不断清晰,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日臻完美。
吴纯强
1939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青岛画院专职画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尝试重彩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在3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风。作品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作品《鱼水情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良师画室——吴纯强重彩写意山水画技法》、《谈重彩写意山水画》、《中国美术家作品集-吴纯强》。
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尝试重彩写意山水画创作,在3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风。他的中国山水画,打破传统文人山水画对浓彩重色的使用禁区,又不失水墨山水画特有的蓊郁与典雅,色墨交融、线面结合、成功地实践了对传统山水画在艺术语言和图式结构方面的转换与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中国山水画既有中国画的传统功底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极具时代感,在国内外展出中获得很高的评价。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大展中入选、获奖,曾被中国美术馆和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收藏。曾在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俄国圣彼得堡美协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赏析
扬帆170×710cm
岛城一隅 45×47cm
渔歌 72×73
作品阐述:
青岛是我生活和从事艺术创作的地方,在这里,我的灵感永无止境。崂山、大海、绿树红瓦、风土人情时时刻刻在感染着我。我们的城市曾经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海上项目举办地,我目睹帆船比赛的壮观景象,有感而发,创作了这幅长卷扬帆。在我心中,青岛的美丽和青岛的精神,都融汇到里面去了。
瑞雪迎客93×100cm
作品阐述:
我去过很多名山大川,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黄山。那里的云海、奇松、山间的古寺……人在黄山上有得道成仙之感。听说,雪舞之中的黄山更显神峰秀美。但我几次登山都没有赶上下雪天。这幅画是画的我心中的黄山。仙气缭绕,大抵如此吧。
2016年,吴纯强艺术馆在青岛金石博物馆3F开馆,自开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为进一步提升展览水平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青岛金石博物馆特对吴纯强艺术馆进行升级改造,自2022年6月7日(下周二)起面向公众全新开放。
青岛金石博物馆-吴纯强艺术馆
青岛金石博物馆-吴纯强艺术馆
青岛金石博物馆-吴纯强艺术馆